人文省思 / by 管理員

再創文明的高峯 ──  廿一世紀中國文化發展的方向
                                    李亦園(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前言
光復四十年來,台灣局勢有巨大的變化,特別在經濟上的繁榮與發展,開創了空前少有的情勢;而最近一兩年來,政治上的改革與開放,也為民主化的現代社會啟開了一條正途。在當前這經濟繁榮與政治革新的環境下,作為最基礎的文化是否能配合發展的趨勢,確是很關鍵的問題。從整體的角度論,文化應是一個社會發展的根本,即使是經濟的發展,假如沒有合理的「經濟文化」作為後盾,經濟成長所得的後果也是脆弱而危險的,因此對文化前途的重新檢討,不僅對台灣地區在新世紀來臨之前所佔的地位有重大的意義,而同時也是對整個中國文化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這裡所說的「文化」,並非一般討論「文化建設」中所指的如藝術、戲劇、音樂表演等狹義的「精緻文化」,我們所說的文化,是指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與生活設計,它不僅包括具形而可觀察得到的生活存在必需的物質工具文明、人際關係的準則規範,以及表達內在情操的藝術、文學、音樂以至宗教、信仰等等,而更重要的也包括那些不可觀察而作為一個民族生活設計準則的價值觀念、邏輯思維、象徵架構,以至於理想典範等等。這些基本生活設計準則不但關係該一民族在往前發展中能否適應急遽變遷的問題,同時也關係到與別的文化之間的相互地位。從這樣的角度而論,中國文化要在廿一世紀中有所發展,要在世界文化之中佔一重要地位,就應該對自己的文化內涵有所檢討。筆者前此曾對台灣地區的文化發展作一「文化指標」式的評估,根據這些評估的資料作綜合,覺得有若干重要問題是關心文化發展者所不能忽略的,特提出來檢討。
文化認同的方向
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文化認同的問題始終是爭執與困擾的焦點,從固守傳統到全盤西化,以至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等等都是國人所熟知。在今日的台灣,不但傳統與西學之爭繼續不斷而且發展到「大傳統」與「小傳統」之爭、「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之爭,甚至於「核心」與「邊陲」之爭,這些爭議代表著對中國文化前途認同方向的歧異,而這種方向的歧異如不予以釐清,文化發展的前途很可慮了,所以這是首先應該檢討的問題。
對傳統與西化之爭的問題,討論已經太多,此地僅要用一個簡單的實例來說明問題的新方向:日本在現代化過程中的成功,並非全部學習西方,而是吸收西方的精華,再加上日本文化中的獨特性質,然後從它能與西方並駕齊驅,最後在某一程度上超越了西方。從日本的這一個例子,我們可以知道現代化的道路並非只有模仿西方一條,而從發展的觀點看。只有在西方的階段上追求不同於西方之處,才能在未來的世界裡一爭長短。因此我們當前文化的取向,一方面固然仍應擷取西方文化的精髓,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體認中國文化傳統中有利於未來發展的因素,只有體認出這些有利於未來的文化因素並加以探討發展,我們才能夠在廿一世紀的世界裡有所超越,並貢獻中國文化的特質於世界文化之中。
至於所謂「大傳統」與「小傳統」之爭,或者說是地方文化認同之爭,在上一大前提如獲肯定後,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因為所謂大小傳統的不同僅在於形式的表現,其基本生活設計準則實無二致,地方文化傳統亦復相同,只要能發展有利於未來世界的傳統文化因素,對大傳統或小傳統,或對地方文化都是同樣有利的。因此在未來文化發展的方向上,毫無疑問的是認同中國文化,但是在認同中國文化之時,亦不應忽略地方文化傳統的發展,地方文化傳統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培植不同地方文化傳統的發展,才能試驗出更多有利於未來的文化因素。
科技與文化的調協
廿一世紀世界的主導力量之一仍將是科技,科技將更突出地把人類的文明帶上更高的層次。科技毫無疑問帶給人類許許多多生活上、物質上的方便與舒適,但是在另一方面,科技也帶給人類負面的後果;使人趨向於工具化,使社會趨向於功利現實。科技的過份擴張,不但使人淪為機器的附庸,失去人的自主與自我創造力量,而在更現實的層面上,科技的誤用,也會使一個社會陷於混亂,甚至解體,伊朗的悲劇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巴勒維國王為促使伊朗快速走上現代化,因此急遽引進許多現代的工業技術,但是這些帶有美國文化特色的技術卻為回教文化極濃的伊朗人民帶來了不適應,終於導致柯梅尼的政變與巴勒維的敗亡。
現代的科技在我們的國家裡,自然不至於像伊朗一樣產生那種解體的衝擊,事實上科技對我們的經濟成長及國家的現代化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科技所帶來對人性的約制,以及形成社會的功利主義趨勢等負面後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因此我們如何在科技與文化之間尋找其調和點,又如何把儒家文化傳統中人本思想的精神有效地發揚出來,使之能夠在科技主導的社會中,人的自主性與原創性得以有所發揮,這無疑是廿一世紀之時,中國文化所應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
培養文化的原創力
一個文化的是否能發展,端賴其原創力的是否存在,而文化的原創力的存在,則與人的自主性或自我實現所受鼓勵與約束密切相關。前文所說的人本思想,正是以尊重人的存在意義,發展人的自我能力為重心的思想,這是中國文化傳統中最寶貴的部份,但是後來因為在歷史上受到種種制度的束縛,近代更受科技文明的影響,所以導致人本思想的沒落,這是最遺憾的事。假如我們希望中國文化要在廿一世紀中有所發揚,人本精神的重建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只有發展人本思想的精神,才能培養文化的原創力,而文化的往前發展才有再創高峯的可能。
人本主義是一種以人為中心而出發的思想體系,而同時又企圖擺脫以超自我,或以物為中心的考慮,這是一種發自於內在對人存在的意義給予首要尊重的理念,而與外在形式的文化結構無關。從前有人認為中國文字的形式,約束了中國文化的發展,尤其在電腦發明的初期,更認為中國文字不適於進步的科技,這就是外在形式的看法,近年來中文電腦的普遍,這種說法就不攻自破了。
說到電腦的應用,可以藉以進一步說明以人為中心的科技意義。當代大眾媒體的泛濫,使人受到他們的控制,而失去自主判斷的機會。但是將來電腦資料的普遍化,可以幫助人只要坐在家中的螢光幕前就可選擇認為合宜的新聞資訊,而不必為某一種報紙的言論觀點所控制了,這是科技與文化相調協的好例證,可是如何選擇合理的資訊,這又有賴知識的提昇與人本身自我的覺醒。
(文曾於全國「如何提升人文精神」研討會上發表)